L'encyclopédie est le site du MEM - Centre des mémoires montréalaises
Translations

满地可华人社区:Timothy(Chiu Man Chan / 陈超万)

26 mai 2021

Timothy(Chiu Man Chan / 陈超万)是唐人街集体记忆的守护者。时至今日,他依然是智慧的源泉和坚韧的象征。

借助此次满城华人社区对话及满城华人移民展览活动的契机,满地可纪念中心(MEM)得以与华人会面。本文将介绍TimothyChiu Man Chan / 陈超万)的事迹。

每一位移民都深知离开故土为梦想而打拼过程中的酸甜苦辣。陈先生被奉为唐人街历史学家,他在长达半个世纪的岁月中,记录着老华侨的过往事迹,并希望保留这段历史,传给后代。

纸生仔

Timothy Chan

Elderly man standing in front of a commercial building in Chinatown.
摄影师:Jennifer Li。满地可纪念中心(MEM)。

TimothyChiu Man Chan / 陈超万)于1937年出生于中国台山,16岁那年经由香港登上蒸汽游轮前往美国旧金山。随后,他搭乘火车,两天后入境温哥华,又经过了四天的时间,辗转到达满地可Windsor车站。

与近11 000名华人相同的是,Timothy也是以纸生仔的身份入境加拿大。实际上,继《排华法案》被废除后,对华人移民的限制依然存在:只有加拿大公民和永久居民的配偶和子女被允许入境加拿大。借助他叔叔买来的身份文件,Timothy冒充为一位加拿大本土出生的人士。和大部分纸生仔一样,他只得隐藏自己的真实身份,限制社交往来,以免被驱逐出境。

感受新文化

Dongfeng newspaper

Copies of a Chinese-language newspaper.
Timothy(陈超万)个人相册。
到了1950年代中期,满地可的华人不足2000人,平均年龄超过了60岁。大多数人从事餐馆和洗衣店之类的工作。陈先生也和同胞一样,在李家园餐馆工作了两年。老一辈的华人每天工作时间超过了12个小时,没有什么社交生活,也常常受到歧视。我希望找到能够捍卫自身尊严、在社会中占有一席之地的方式,陈先生坦言道。于是,他和几位志同道合的年轻人聚在一起,交换家乡消息和世界新闻。他们还讨论华人华侨面临的困境,意识到争取平等和保护自身文化的重任。

东风的召唤

Timothy Chan

Two black and white photos. In the top photo, a man of Chinese origin stands behind a table in front of a microphone; a woman sits next to him. In the bottom photo, a man stands at a microphone, with men sitting on either side of him.
Timothy(陈超万)个人相册。

很快,他们的热情和坚强的意志在华人社区中掀起一阵风潮。他们成立了一家正式的论坛组织东风社,办公室位于rue VigerClark交口附近。1959年,社团首个杂志[2] 创刊,老华侨刊物广受好评。担任主编的陈先生解释道:多亏了我们的中文报刊,这些不懂法语的海外华人最终得以了解当地时事和国际新闻。为了促进跨文化交流,社团要求成员积极参加英法语社区的活动,特别是选举期间的活动,以广结善缘。在陈先生的领导下,东风社在超过15年的时间里,为中加友好作出了不可估量的贡献。19599月,社团在唐人街冠华酒店举行集会活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十周年。在这次盛大的庆祝活动中,陈先生以主席的身份接待了华人政界人士,并担任现场翻译。19608月,社团接待了前来加拿大巡演的中国京剧院和北京歌唱团。陈先生再一次见证了历史,这是新中国文化代表团第一次访问加拿大。

1973年,东风社关闭,报刊停止发行。成员们开始结婚生子,晚上才有时间印发报刊。看到这些年来我们所做的一切,我非常地骄傲。我认为,社团强化了中加外交关系,也让当地人了解了我们的诉求,陈先生说道。

书写加拿大华侨史

Timothy Chan

Close-up of a man’s hands, holding photographs from a file.
Jennifer Li摄影作品。

自陈先生踏上加拿大这片土地开始,他便胸怀家国,积极展现海外华人对加拿大社会的贡献。在参加许多社团组织并担任重要职务后,他自行请命,收集被人遗忘的历史资料,书写加拿大华侨史。他走访了一位又一位耄耋老人,记录他们的生平事迹,收集蕴含珍贵记忆的文字、照片等文化印记。陈先生在研究加拿大华人史领域内声名渐起:多家机构慕名盛邀,他曾奔走在加拿大各大学,出席过无数的讲座活动。2007年,陈先生出席了由McCord博物馆举办的加拿大华人历史图片展。这个展览在20084月结束。参观者来自全球各地。我十分感动。展览结束后,我将一些照片捐赠给了这家博物馆,陈先生说道。

2013年,这位历史学家随满地可市长访华。他专程去了趟广州,将东风社的创刊号在广东华侨博物馆展出。同年,他创办了唐人街导游活动,亲自讲述标志着他青春岁月的每一栋建筑、每一座牌楼和每一条街道的故事。

在他的职业生涯中,陈先生共收集了超过400件文物,他将这些文物悉数捐赠给了多家加拿大和中国机构。

一位老历史学家的心愿

陈老已是85岁高龄,但依然精神矍铄,继续研究和书写着海外华人的辉煌历史。他最大的心愿便是保留这些历史,并传给后代。他希望教育体系能够将这些事迹融入课程中,希望加拿大社会永远都不要忘记华人社群在对抗种族主义等各类社会歧视中所贡献出的勇敢和坚韧品质。

陈超万

加拿大华人历史文化学会
「我是唐人街历史学家,已经记录了唐人街的发展和历史超过60年。」

「我在加拿大见证华人历史已有60多年。不幸的是,因为在学校里并没有教授相关的知识,人们对此知之甚少。我最大的愿望是能够保留这段历史,并传给我们的后代。我希望我们的孩子意识到并牢记祖先对加拿大社会所做出的宝贵贡献。这整段历史里包含了许多艰难且痛苦的时刻,但正是经历了这些挑战,我们才从中找到了力量和韧性。这些故事塑造了我们的身份,是不容忘记的。」- 陈超万

La traduction en chinois simplifié a été faite par Serena Xiong (熊吟) et révisé par Philippe Liu (刘秦宁).

陳超萬

加拿大華人歷史文化學會
「我是唐人街歷史學家,已經記錄了唐人街的發展和歷史超過60年。」

「我在加拿大見證華人歷史已有60多年。不幸的是,因為在學校沒有教授,人們了解不多。我最大的願望是能夠保留此歷史,傳給我們的後代。我希望我們的孩子意識到並牢記祖先對加拿大社會所做的寶貴貢獻。每個故事都經歷過艱難的時刻、痛苦的時刻,但是經過這些挑戰,我們鍛煉到能量和應變能力。這些故事塑造了我們的身份,是不容忘記的。」- 陳超萬

Traductrice : Wai Yin Kw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