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ncyclopédie est le site du MEM - Centre des mémoires montréalaises
Translations

满地可中华医院

02 juin 2017

中华医院是满地可华人社区的标志之一。一尊孔子雕像守护着这座于1918年落成的特色机构。

Hôpital chinois

Les responsables de l’hôpital chinois ) et les soeurs Marie-du-Saint-Sacrement, Marie-de-la-Visitation et Gertrude Campbell sont photographiés devant le premier bâtiment de l’hôpital, rue Clarke.
Missionnaires de l’Immaculée-Conception修女档案。

1918年,一场严重的流感疫情席卷全球。满地可也未能幸免:从9月到11月,这座城市的感染人数超过了17 000人。当时,诊所和医院人满为患。华人是最受影响的社群之一:他们通常居住在人口稠密的区域,设施简陋,卫生条件较差。而且,他们前往城市医疗机构就诊时,这里早已拥挤不堪,因此常被拒之门外。许多人寄希望于中草药,当时在一些华人洗衣店里就可以买到这种草药。

面对这种严峻形势,Missionnaires de l’Immaculée-Conception的修女们申请市政府批准一处专门收治华人患者的医疗场所。这些修女早在1909年便开始在中国传教,在华人移民抵达满地可时,便为他们提供帮助。她们购买了一栋位于Clark66号的废弃建筑,将这里改建为急救病房。1919年,疫情结束后,这家病房随之关闭。这里曾收治了近60位华人患者。修女Délia Tétreault和时任中国传教团团长的Roméo Caillé修士,因这一慈善举动,在当年获到了中国政府颁发的奖章。

从病房到医院

Hôpital chinois

Deux religieuses posent devant la façade du nouveau local de l’hôpital chinois, au 112 rue De La Gauchetière.
Missionnaires de l’Immaculée-Conception修女档案。

1919年,中华会馆买下了位于De La Gauchetière112号的旧犹太教堂。这里被改造成一家永久性的华人医院,配备更宽敞的空间和更完备的资源。医院的管理工作交由Immaculée-Conception的修女们负责,其中的一位修女Marie de Saint-Georges曾在中国传教多年,精通三种语言。

1922年,医院迎来第一位医生Louis E. Fortier。很快,另一位医生William Delorme也开始在这家医院行医。他们合力筹划医院的扩建和医疗设备的购置事宜。1945年之前,中华医院的资金悉数来自满地可尔和加拿大华人华侨的捐助。这一时段内,大多数患者都是年长或单独居住的华人。当时,很多华人男性都是孤身一人:大多数人在20世纪初期来到满地可,这些劳工之前曾在不列颠哥伦比亚省修建加拿大太平洋铁路。此外,受《排华法案》(1923-1947)的影响,华人被禁止移民加拿大,家庭无法团聚。

ancq-6071_.1965_crop.jpg

Façade du nouveau bâtiment au 7500 Saint-Denis en 1965.
Missionnaires de l’Immaculée-Conception修女档案。

医院搬迁!

1960年代初期,面对社区人口的增长,医院难以满足要求。床位日渐紧张,建筑过于陈旧。19637月,医院购置了位于Saint-Denis街的另一座楼宇,紧邻Jean-Talon街。董事会组织了一个声势浩大的筹款活动,来自中国的天主教牧师杜宝田也参与其中,他于1957年抵达满地可。在联邦政府的拨款援助及媒体的成功宣传下,新医院终于在1965年开业。来自香港的社会工作者Martha Lou,在当年开始接替修女Marie de Saint-Georges,承担翻译工作。这位修女当时已经年近80岁。

Hôpital chinois - 1965

Scène de la cafétéria des malades, au deuxième étage du nouvel hôpital en 1965.
Missionnaires de l’Immaculée-Conception修女档案。

1969年,医院调整其服务重心,自此开始转为长期护理机构。在19-20世纪之交抵达满地可的第一批华人移民大多是孤身一人,身边没有家人,因此他们对老年护理的需求巨大。Photo-Journal的一位记者Thérèse Vaillancourt曾与第一批华人移民有过接触。当时,一位年满93岁的老人讲述了长者护理机构对老年人群的重要性:一张干净的床位,接受良好的照料,还可以用中文与同胞交谈……我觉得很幸福。” 

这家新开的医院只有一个不足之处:离唐人街距离较远,当时150多位长者都居住在唐人街附近80年代中期,居住在这里的华人中,60%的人口超过了60岁。有鉴于此,1985年,医院董事会决定再次迁址。又一次重大募资活动启动:筹款晚宴、庆祝活动和募捐活动见诸于各大报纸。凭借社区捐款和政府拨款,新医院最终于1999年落地Avenue Viger。这栋建筑现在非常显眼:花园大门采用中式风格,一尊孔子雕像迎接着访客。

Hôpital chinois - 2016

Vue de l'hôpital chinois en 2016
Denis-Carl Robidoux摄影作品,满地可历史中心

Références bibliographiques

CHA, Jonathan. « La représentation symbolique dans le contexte de la mondialisation : L’exemple de la construction identitaire du quartier chinois de Montréal, » Journal of the Society for the Study of Architecture in Canada / Journal de la Société pour l’étude de l’architecture au Canada, 29, nos 3, 4 (2004), p. 3-18. Également disponible en ligne : patrimoine.uqam.ca/upload/files/publications/CH.pdf 

CHAN, Kwok B. « Ethnic Urban Space, Urban Displacement and Forced Relocation: The Case of Chinatown in Montreal », Canadian Ethnic Studies, vol. 18, no 2, 1986, p. 65-78.

HO, Evi Kwong-ming. The Montreal Chinese Hospital 1918-1982: A Case Study of an Ethnic Institution, Mémoire (M.A.), Montréal, Université McGill, 1983, 223 pages.

PICHÉ, André. « Soins de santé et tradition : un peu plus à l’Est... l’hôpital chinois de Montréal », VO : Le magazine de vie ouvrière, vol. 248, mai-juin 1994, p.18-20.

TURCOTTE, Denise. « Hospitals for the Chinese in Canada: Montreal (1918) and Vancouver (1921) », Historical Studies, vol. 70, 2004, p. 131-142.

VAILLANCOURT, Thérèse. « Sans femme, sans foyer, sans soleil : Le Chinois de Montréal n’avait même pas le droit d’être malade. », Photo-Journal, semaine du 19 au 26 août 1964.

蒙特利尔中华医院,由紧急病房变成永久医院

1918年,一场严重的流感疫情摧毁了蒙特利尔,华人是最受影响的社群之一。有鉴于此,圣母无玷始胎修女们在 Clark 街66号购买了一座楼宇用作照料病人的紧急病房。疫情结束后,该紧急病房也随之关闭。

1919年,中华会馆在De La Gauchetière 街112号买了一座旧犹太教堂,并将其改建成一所永久性的华人医院。1960年代初期,面对社区人口老化,需求日益增长,该医院所提供的服务供不应求。 1963年,中华会馆在Jean-Talon 附近的 Saint-Denis 街买了另一座楼宇,但新医院位置距离住在唐人街的长者很远。董事会随后决定再次搬迁,并于1999年在 Viger 大街上兴建新医院大楼。该建筑物现在非常瞩目:花园大门是中国式的,也放有孔子雕像来迎接访客。

La traduction en chinois simplifié a été faite par Serena Xiong (熊吟) et révisé par Philippe Liu (刘秦宁).

滿地可中華醫院,由緊急病房變成永久醫院

1918年,一場嚴重的流感疫情摧毀了滿地可,華人是最受影響的社群之一。有見及此,聖母無染原罪修女在 Clark 街66號購買了一座樓宇照料病人。疫情結束後,該緊急病房也隨之關閉。

1919年,中華會館在De La Gauchetière 街112號買了一座舊猶太教堂,興建永久華人醫院。1960年代初期,面對此社群人口老化,需求日益增長,該醫院供不應求。 1963年,中華會館在Jean-Talon 附近的 Saint-Denis 街買了另一座樓宇,但新醫院位置距離住在唐人街的長者很遠。董事會隨後決定再次搬遷,並於1999年在 Viger 大街上興建新醫院大樓。該建築物現在非常矚目:花園大門是中國式的,也放有孔子雕像來迎接訪客。

Traductrice : Wai Yin Kw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