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ncyclopédie est le site du MEM - Centre des mémoires montréalaises

La résidence pour aînés Waa Yan Dai Lau

20 juin 2023

Construite après les expulsions des années 1970, la tour résidentielle surnommée « la Plaza chinoise » témoigne des luttes pour le logement qui ont animé le Quartier chinois au début du XXe siècle.

唐人街最大的租户权利抗争

华人大楼,或粤语中的《华人大厦》,是一座建于 1983 年的九层低收入房屋。经过多年与征收措施的抗争,终归唐人街社区所有。该大楼是政府在征收措施中的商讨条件之一,代价为强行逼使华人居民、小企业、教堂和其他大厦搬迁。目的是开展重大建设项目如联邦大楼( Complexe Guy-Favreau)、博爱商场(Place du Quartier) 和加鼎购物商场( Complexe Desjardins)。

这地方发生了最大规模租户权利抗争,由已故维权人士 Victor Tom 和其盟友领导。 2001 年至 2005 年间,Tom 和其盟友召集了 38 名主要为长者和低收入居民,反对大规模驱逐租客和租金大幅上涨。在华人服务中心和其他租户维权人士的协助下,他们组织了抗议活动和新闻发布会,甚至对房东进行集体诉讼。由于这场抗争,租户得以保留住房。华人大楼象征着蒙特利尔华人社区坚毅不屈的精神,秉承了祖先开发的传统。

柯诚欣: “ [我的祖父母] 是大楼的第一批居民,这是他们社交生活的重要支柱。祖母经常和邻居打麻将。走廊里总是有人在做气功或练功。我认为这确实让他们的生活安康并得以留在唐人街居住,这是我祖父的愿望。他们的生活非常充实和丰富。他们可以去买菜、参加文化活动,并可以步行到他们想去的地方。”

谭倩茵: “在驱逐期间,我一大早就被吵醒, [因为] 有人开始敲门......他们进来拿走了所有东西......并放在电梯里,然后扔进了货车。那是我爸爸 [Victor Tom] 的生日。 2006 年 11 月 24 日 [......] 我记得妈妈因为无法承受压力,那天晕倒了。”

赵秀媚: “我们必须向所有为租户权而奋斗的家庭致敬。这是我们第一次与 [整个城市] 的盟友合作。那次不仅是跨社区合作,还创造了许多先例和创新的抗争方式。著名的房权团体察觉到我们有共同的利益,共同的阶级斗争,共同的心愿保护租户。”